曾任閣揆的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今日上節目受訪評論兩岸關係和台美關稅談判。針對兩岸關係,他指出,除非被挑動事涉面子問題,否則大陸至少2028年之前不會打台灣,而對於台美關稅談判台灣位列第一批,陳冲則認為依往例,第一批談判都是最危險的,更何況還是用視訊談判,認為政府要謹慎以對。
陳冲認為,川普發動這場關稅戰,核心目標一定是大陸,在節目中被問到「金融兵推」話題,他表示,二個月前他曾參加在台北舉行的一場兵推演練,當時就分析從金融面來看,兵推暫時用不到,「至少2028年之前用不到!」原因何在?陳冲說,因為大陸有了俄烏戰爭前車之鑑,俄國被踢出了SWIFT,被採取金融制裁,使俄國被牽制,失去勝算,因此,大陸從2009年開始,到2014至2016,都致力建立CIPS,即人民幣清算系統,包括數位人民幣等,去壯大自己的金融勢力,讓其在SWIFT產生影響力,而且可建立出有別於的SWIFT另一個清算系統,這得等到2028年,「大陸不打沒把握的戰爭!」但陳冲也強調,前提是「不要有人去挑動」,否則大陸仍會因為「面子問題」,對台灣提前開打。
對於台灣名列第一批談判名單,陳冲也認為「不要高興得太早」。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往往第一批被找去的是經常是最危險的,也會被其他國家當作參考值,倘若已經列入第一批名單,就要非常小心,例如可去參考越南。不過據他了解,越南是飛去華府談判,而台灣是用視訊談判,他認為用視訊談判並非正面消息,因為在談判時,面對面仍然比起視訊有更多的臨時訊息可供研判,例如眼神所釋放的訊息,面對面就比視訊好掌握得多。
陳冲也指出,太多國家的外匯存底是用美債形式持有,現在央行的外匯存底有92%是美債(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是副總裁口誤,而聲稱是8成以上)可說「集中度過高」,非常危險,應該分散到其他不同形式存在,尤其最近這五年各國央行大量買黃金,就是去美元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金價一直上來,而且黃金可以抗通膨,也是去美元化的好手段,也能分散風險,但台灣央行卻長達6、7年未買黃金,他認為不應如此。
對於美債的問題,陳冲指出,現在美國政府負債為36兆美元,川普和拜登這八年加計就占了其中一半以上,而現在美國政府的總預算,超過四分之一拿來還債,問題嚴重由此可見。他表示,先前聯準會已買了很多美國政府發行的美債,川普也注意到了,所以現在從其他國家下手,他現在則很擔心美國也仿效過去第三世界經常用的「債務減免計畫」。
以債務面而言,陳冲認為的確就像克魯曼所言,美國財政債務就像個第三世界國家,但不同的是,美國就算還不出來,還是繼續發債,因為吃定別人認為「美國不會倒」,還會繼續。
而美債能否作為對川普談判的條件?陳冲認為,任何理財顧問都會建議分散,但台灣央行一方面買太多美債,而另一方面還講自己都是「持有到期」,表示中間都不會賣,等於把自己的底牌講出來,也未保持處理彈性,他認為不妥。陳冲也強調,絕非不是不要美債,它仍是重要的核心資產,但至少得研究有哪些可取代美債的,或是找到分散的方式,來兼顧資產的流通性與收益性。
陳冲也指出,現在中美關稅對戰就好比2400年前的戰國策之中的「合縱連橫」,更進而分析指出,原本川普單挑大陸,一方面未把俄羅斯列入,另一方面以為歐盟是「老朋友」,但卻沒想到,歐盟也跟進大陸採取25%報復關稅,這也促使川普轉向提出了90天的豁免;陳冲也指出,2500年前的戰國策,到現在還受用,尤其川普雖然不見得看過戰國策,但他一定看過季辛吉的「大外交」,當中就有引用戰國策的作法,也會得到啟發。
對於所謂的金融武器化,陳冲指出,不只金融,在俄烏戰爭中,黑海穀物協議就是「糧食武器化」,糧食和肥料已被武器化過,而金融武器化已有用過,只是看是否徹底,例如當初制裁北韓時,澳門一家銀行就被美國關掉了,所以現在的戰爭絕對不是比槍炮而已。至於誰能當第三者讓川普和習近平會談?陳冲認為,不論是歐盟,或是普丁,都得先看「自己」有沒有台階下,例如,歐盟自己都被川普威脅關稅了:「這時會自己出來當和事佬嗎?」陳冲認為,至少得看歐盟7月去北京訪問之後的結果而定。
而對於關稅衝擊之下,台商如何透過分散市場來應變?陳冲指出,例如現在有「全球北方」、「全球南方」兩種經濟實力不同的類群,台商應該可以調整生產類型,也作一些輸出全球南方的產品,例如,非洲的平價手機同時有通訊和線上支付及匯款功能,台商不見得不能生產這類產品到非洲。
陳冲也特別強調,並非民進黨在上周中常會時講出的「脫中入北」口號,就能解決問題。陳冲表示,倘若以台灣的經濟發展程度,公開資訊上國際人士也都承認台灣已是「全球北方」的一員,這時何必再有「入北」?至於全球南方,有77國,都是經濟程度較弱的國家,而大陸則相對特殊,是全球外匯存底最高,又是第二大經濟體,且大陸在萬隆會議之後就是南方的領導者,而且實力步步壯大,且在實力上甚至強過很多全球北方國家,因此,現在已出現G77+China一詞,用意就在解決此一尷尬場面,陳冲亦特別對此提醒,經濟殖民主義是其他國家到自己國家拿走資源回母國,但台灣並無這種現象,因此不宜用經濟殖民主義來形容台灣與大陸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