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鐵車資42元的法律代價─基層公務員的艱難處境 | 風傳媒 | LINE TODAY


台鐵、台灣鐵路公司、豐原火車站、新自強EMU3000、豐原車站(資料照/洪煜勛攝)

退款糾紛引發法律爭議:台鐵站務長捲入司法程序

近期媒體報導,一名旅客在台鐵台中站被多扣了車資,警方事後將協助處理退款的站務長,依涉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下稱社維法)的規定,函送台中地方法院簡易庭裁罰。

車資糾紛應循契約處理,法院裁定站務長免責

根據法院判決,事件起因於一名乘客認為台鐵車資系統多扣42元,因無法成功退款,遂控告值班站務長違反社維法第69條第1款。該條文針對超額收費或阻礙道路通行行為設有處罰規定,但法院指出,台鐵的鐵路設施不屬於條文中的「道路」且車資爭議應透過民事途徑解決,不應以違反社維法論處。

基層公務員的困境:從代罪羔羊到心理寒蟬效應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該事件可能對基層公務員的心理與職場環境造成寒蟬效應。站務長僅是在履行其基本職責,卻因旅客的不滿而成為爭議的焦點。這反映了部公眾對基層服務人員過於嚴苛的態度。基層人員日常需處理繁複的乘客服務,已經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卻時常被迫面對本不應由他們承擔的責任與指責。系統性問題或政策層面的疏漏,卻往往落實到基層員工的身上,形成了「代罪羔羊」的困局。若類似案件頻繁發生,並輕易進入法律程序,不僅對基層人員的士氣與工作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導致公共服務品質下降,對整體社會服務體系造成負面效應。

重塑服務關係:法律支持與尊重應成雙向基礎

此案雖以站務長免責收場,但背後的深層問題仍有待解決。我們應重新審視法律適用的界限,避免其成為施壓基層公務人員的工具。公務員在履行職責時,需要法律的支持與保障,而非被其威脅。另一方面,乘客在追求權益時,也應更尊重服務人員的專業與努力,而非輕率訴諸法律。

法律與社會和諧:從維護正義到避免對立的雙重使命

法律的存在應該是為了維護公平與正義,而非成為製造對立與壓力的源頭。只有在完善法律規範、提升民眾法律素養的同時,保障基層勞動者的權益與尊嚴,社會才能邁向更加和諧與公正的未來。(推薦閱讀:風評:賴清德要不要搬開柯建銘這顆「毀憲亂政」的大石頭?

*作者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臺灣花蓮地方法院調解委員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週一為 TTD 截止日期:全球領先的法律事務所 ROSEN 鼓勵 The Trade Desk, Inc.

不搬家了!高雄飯糰店原址營業 闆娘:要證明台灣是講法律的地方 | 社會焦點 – 太報 TaiSounds

中選會:刑法選罷法若競合 涉刑責由司法認定 | 政治 | 中央社 CNA